介绍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南侧的一座“岛屿”之上,其地理坐标为北纬51°32'19.59",西经0° 0'58.88"。该体育场被水域环绕,观众可借助五座桥梁抵达。场内设施完备,设有运动员更衣室、医疗支持设施以及一条80米长的热身跑道。场外区域则配备了观众服务区、小卖部以及商品店。在伦敦奥运期间,这里举办了田径比赛以及开闭幕式等活动。2012年5月5日,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正式对外公布启用消息,该体育场因其独特的大碗状外观,深受我国民众喜爱,并被亲切地赋予了“伦敦碗”的昵称。
设计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核心场馆——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被誉为节能建筑的楷模。在钢材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该场馆在资源利用方面表现卓越,其高效利用程度堪称重量级,甚至比其他体育场减少了75%的钢材使用量。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采用了一种低碳混凝土,这种材料是从工业废弃物中提取的,其碳含量比普通水泥低40%;此外,体育场的顶部环形结构则是利用废弃的煤气管道建造的。整个体育场通过直观的方式,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提出的“减少、再利用、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实践。在设计方面,将体育场的下部结构建立在碗状底座之上的策略,进一步降低了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
奥运期间
“伦敦碗”奥林匹克体育场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岛区”内,四周被水域环绕,观众们可以通过五座桥梁从岛区通往周边区域的主体育场。在奥运会举办期间,该体育场能够接纳8万名观众,其中永久性低层设有2.5万个座位,而由轻质钢材和混凝土构成的高层则能容纳5.5万名观众。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临时性看台将在奥运会结束后被拆除。体育设施涵盖了运动员的换装空间,医疗援助设备,以及一条长达80米的热身跑道;此外,观众服务区、休息区域和纪念品商店将分别布置在体育场外围的阶梯形地带。
该体育场的建设工程于2007年11月7日正式启动。据伦敦奥委会透露,这座名为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场馆拥有80,000个座位,独具特色,它将成为201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核心场地,负责举办开幕式、闭幕式以及田径比赛等项目。该场馆在残奥会结束后将进行改造,扩建成为一个可容纳25,000名观众的永久性体育馆,届时它将变为田径运动员们的新训练基地,同时也会用作其他各类运动活动、交流互动以及教育活动的场所。
在建造体育馆田径场的过程中,挖掘出的土方在其周边堆砌,进而形成了一个可容纳25,000名观众的看台。体育场周边还搭建了一个可拆卸的轻型铁制结构,用以增加额外的55,000个座位。体育馆顶部由缆索支撑的看台能够提供大约三分之二的总座位数,该部分看台将在2012年奥运会结束后被拆卸,并计划进行再利用。
奥运之后
考虑到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布局设计拥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奥运赛事结束后,该场馆将继续服务于各类体育赛事和田径竞赛,同时亦将投身于文化和社区活动的举办之中。主体育场本身将化作一段历久弥新的传奇。
奥林匹克公园遗产公司已决定将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转为公共设施。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对此表示支持。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伦敦奥组委为保障该体育场在奥运会结束后仍能继续使用,特别设立了“奥运遗产发展公司”,旨在解决相关事宜。目前,关于“伦敦碗”归属的问题,已有四套精心设计的竞标方案浮出水面:一是用于举办F1大奖赛;二是作为英超球队西汉姆联队的主场;三是作为英甲球队莱顿东方队的主场;四是供UCFB伦敦足球商业学院使用。在这四项方案中,无论是举办F1大奖赛还是进行英超比赛,无疑都会吸引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
F1赛事的举办地中,英国银石赛道因其悠久的赛事历史而广为人知。然而,在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F1赛事,不仅能够激发原本较为落后的东伦敦地区经济活力,还能极大地激起全球媒体以及车迷们的兴趣。目前,一家位于伦敦的智能交通服务企业正在积极推动此次竞标活动。伯尼,F1的总裁,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他亦明确指出,F1官方并不会在竞标上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此外,他还透露,F1未来计划在伦敦的闹市区打造一条长达5.1公里的环形赛道,这条赛道沿途可能会经过白金汉宫、大本钟以及特拉法加广场等地标。他强调,这并非儿戏之言。
那么,关于那个备受关注的提议——举办英超赛事,我们来看看“铁锤帮”——西汉姆联队。他们在2012-13赛季成功回归英超联赛,并且在自己的主场取得了胜利,这样的成就可以说是当之无愧。西汉姆联曾努力争取租赁该体育场,并在2011年的竞标中脱颖而出,成功胜出。当时,英国政府及伦敦市长均同意,在奥运会结束后,西汉姆联可将主场迁至该体育场。然而,此举遭到了热刺、莱顿东方等众多俱乐部的坚决抵制,最终迫使负责该项目的奥林匹克遗产公司不得不放弃与西汉姆联签订的协议。奥林匹克体育场与西联姆联队的新主场相隔大约6公里,周边的英甲球队莱顿东方对西汉姆联队计划迁址至新体育场表示忧虑,担忧此举将使西汉姆联队凭借新设施的优势争夺更多球迷支持,从而加剧莱顿东方的生存压力,因此该队坚决抵制西汉姆联队的搬迁计划。即便西汉姆联队最终实现了搬迁愿望,他们也必须确保体育场内保留田径跑道,以便用于举办2017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尽管存在这样的状况,西汉姆联俱乐部的副主席大卫·古德依然明确指出,俱乐部对该体育场的使用权志在必得,他们决不会与其他球队共享这座球场。
古德的言论无疑削弱了伦敦东区英甲球队——莱顿东方俱乐部申请的机率,该俱乐部原本计划与西汉姆联队共同租赁这座奥运会主场。莱顿东方队的主席巴里·赫恩表达了对独立获得“伦敦碗”使用权的信心。然而,据BBC的分析,莱顿东方队在与UCFB伦敦足球商业学院的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
除了参与上述四项竞标之外,英国知名的埃塞克斯板球俱乐部也曾对这座体育场表现出兴趣,但最终他们决定放弃这一机会。
英国BBC报道称,位于伦敦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其容量将从8万缩减至6万,旨在节省开支,尽管如此,跑道仍将保留,以便用于2017年的田径世锦赛。奥运遗产发展公司的一名发言人透露,预计在2012年的秋季,他们便将确定这座被称为“伦敦碗”的体育场的最终用途,届时,全球媒体都将密切关注这一决定。这次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激烈商业竞标,或许能为长期闲置、被西方媒体形容为“荒凉鸟巢”的北京奥运主场带来一些借鉴与启示。
理念
在2008年5月,伦敦碗的主要设计者菲利普·詹森曾赴北京参与了一场场馆的测试活动。他对北京的奥运场馆表达了喜爱之情,然而,他并未打算在未来的设计中完全效仿北京的做法。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非常出色,许多英国人因之对北京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或许可以视为北京乃至中国的绝佳宣传,”他如此表示,“然而在伦敦,我们更倾向于突出城市自身的特色,因此伦敦将更多地利用临时设施,奥林匹克公园也将不会成为关注的中心。”设想铁人三项赛道穿越了白金汉宫,沙滩排球比赛场地则位于首相官邸唐宁街的周边……伦敦诸多知名地标,如威斯敏斯特教堂、大本钟、伦敦眼、格林尼治公园等,届时将华灯初上,预计届时评论和报道将更多地聚焦于伦敦如何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办奥运,而不仅仅是奥运场馆本身。”
詹森提出,伦敦奥运会引发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即对恒久与暂时性之间关联的深入探讨。
显而易见,那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有能力投入大量资金来承办如奥运会这类的大型体育盛事。然而,根据我的看法,国际奥委会的宗旨是通过举办奥运会来深化和推广奥林匹克精神。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是避免过多地建设永久性设施,亦或是让建筑至少包含一些临时元素。伦敦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步伐,或许其做法比以往更为突出。
詹森认为,预算限制虽然存在,却也能催生众多创新构思与实施。“这样的设计,仅用少量材料就能实现屋顶的轻盈,对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如此评价。
体育场因其上宽下窄的独特设计而被昵称为“伦敦碗”,这一别称广受好评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采用了史上最大的临时看台。在这8万个座位中,仅有2.5万个是固定座位,而剩余的5.5万个座位则可拆卸,这一设计显著减少了维护成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奥运会结束后,该场地能够迅速转型为一座中型社区体育场。詹森表示,体育场不必严格依照原定计划大幅缩减规模,其容量可以维持6万个座位,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承办各类体育赛事,诸如足球、橄榄球以及板球等,还能举办音乐会等活动。
伦敦奥组委着重指出,这一独树一帜的设计承载着“奥运里程碑”的重大价值,将为奥运历史增添一份珍贵的财富。场馆的主创设计师什亚德表示,与往届奥运会场馆相较,该体育场的可拆卸特性彰显了其创新与远见。他进一步阐述道:“它并非以壮观的外观取胜,却是一个更加智慧的建筑物。”该场馆将更加注重其实用性,致力于打造一座真正实现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设施。它具备繁复的装卸系统,宛如一只装满空气的巨碗,确保赛事结束后能够得到高效利用。
比较
北京“鸟巢”与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均属大型公共建筑之列,二者均采用了框架结构,以钢筋和混凝土为主要建材。其中,“鸟巢”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它运用了众多钢筋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并辅以大量混凝土的使用,这不仅彰显了其体量感,也突显了其永恒的特性。“伦敦碗”在设计中彰显了其经济智慧的一面,它不仅尽量降低了钢材的使用量,还增设了众多临时座位,这样既提升了场地的灵活性,又有效减少了混凝土的消耗。
“伦敦碗”主要采用轻质框架构建其主体结构,辅以基础部分的钢结构与混凝土结合,共同构成了场馆的核心。“鸟巢”则采用了少量的支撑性钢结构作为座位骨架,并在其内部填充非结构性钢材,以此塑造出鸟巢般的外形网架,再与永久性的钢混基础和座椅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场馆的主体部分。
总体来看,“鸟巢”与“伦敦碗”这两大奥运主场馆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北京“鸟巢”在追求外观的精致上有所侧重,这导致它在经济性和部分实用性方面有所妥协。而伦敦碗则更强调经济与实用,它在节约成本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外观设计上则做出了一定的妥协。总的来说,“鸟巢”在设计和功能上更强调其外观与实用性,“伦敦碗”则更侧重于其实用性和成本控制,这种差异与两届奥运会举办时的经济状况及国家环境紧密相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与文化因素对于建筑风格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在
西汉姆联足球俱乐部将于2016-2017赛季搬入此球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