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8000元买点评 刷进商圈前5
一条灰色产业链如何刷出网红餐厅
“只需要三个月,就能让你的店在商圈排进前五。”
每月支出达八千元,店铺在本地排行榜上的名次必定会很靠前。
网红店铺的曝光率或许需要付费才能提升,通过购买好评和销量来营造虚假繁荣,这种做法已经演变成餐饮评价领域的一条不透明利益链。
最近,杭州市的市场监管部门经过检查,发现杭州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有可能是通过安排他人制造虚假好评来获取利润,同时也有超过一百家网红餐厅,被发现是花钱找“刷客”来写好评的。央视财经披露,执法队相关人士透露,这些企业的做法可能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要求:商家不得借助制造假象交易等手法,为其他商家做假或易使人产生误解的商业推广。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某个网络平台上存在众多店铺售卖为美团和大众点评进行刷单和好评的业务,社交领域也常见征召“大众点评撰稿人”的信息,并且部分会员会通过出售自己的等级来换取优质评价的撰写。
这背后是一个完善的刷点评体系:商家、第三方推广机构、中间人或意见领袖、安排体验人员、提交评价反馈,各个环节配合默契,行动连贯。
解码“套路”
一套“组合打法”:从多方面一齐发力
依照“组合策略”,需同时增强传播范围和用户收藏,在扩大影响力和积累收藏的同时,逐步推进用户评价工作
每月支付八千元,可以确保店铺位列商业区前五,星级稳定在四点五左右,一家声称从事“美团、大众点评推广”业务的第三方运营机构这样声称。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淘宝平台存在一些售卖刷单及好评服务的店铺,其中有些店铺月销量超过千单。红星资本局根据一家店铺的指引添加了对方微信,对方声称自己是“美团、大众推广业务负责人”。该负责人首先询问了店铺所在城市和经营品类,接着建议红星资本局优先购买“月度服务方案”。这个月度服务方案总共设有十四项内容,涵盖产品好评、平台推荐、互动问答、用户关注、组合销售等方面,并且还附加了工作周度和数据监测,相当周全。接下来,商家会委托对应的推广人员执行任务,推广人员需要到商家处报到,完成内容撰写后把成果发给主管,商家确认无误后会进行结算。他们对评价设定了严格门槛,规定参与者必须在离网店三百米到五百年范围内有活动记录,但业务主管说明也能给予“假定位”服务,只是隐患很多,极容易被发现。
提升排名并非仅依据评论数量,关键在于各项指标的平衡性,业务负责人解释说,平台设有精密的审核机制,需要店铺的展示量、到访人数、成交额和用户反馈保持特定比例关系,然后才根据这些条件评定等级,也就是店铺的星级评定。有另一家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向红星资本局透露,让写手制造虚假好评也有一套系统的策略该公司负责人透露,新店若未产生销售记录,贸然发布虚假评论会被系统查实,评论数量过多亦会引致账号受罚,必须采取综合策略,同时增强商品展现次数与用户收藏比例,在持续扩大影响力和提升用户关注度过程中,逐步引导消费者发表真实评价。
完整利益链条:大V是链条中重要一环
请让名人作家撰写推荐,不要过于勉强,单日发布一条是不够的,需配合客流量的增长慢慢提升数量
咨询如何获得“优质评价”时,一位业务经理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好评分为三类,分别是普通好评、优质好评和大V好评,优质好评由大众点评平台每两天审核一次,依据图文内容决定是否授予“优质好评”标识,并且会在“精选”板块中展示,大V好评还会被放在最前面,他们主要经营优质好评和大V好评的业务。
商家在购入服务后,会把带有“优质评价”标签的订单交给大众点评等级位于V3到V8区间的“写手”处理,业务主管表示,他们拥有大量V3至V8级别的用户,并且根据等级差异,报酬标准也不同,普通好评的单价是60元,而V8等级用户撰写的评价,单价则高达260元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社交平台微博、豆瓣、知乎上,存在许多发布“征召大众点评撰稿人”信息的帖子,发布这些信息的被称为“中介”,中介在帖子中会明确城市、报酬、是否需要实地考察、是否提供图文资料等条件,并且要对大众点评会员的等级进行核实。
一位深圳中间商向红星资本局透露,自行撰写评价每条收费20元,直接发布已写好的内容每条收费10元,结算即时,评价内容无法删除。中间商强调,评价不宜频繁刷,否则对账号不利,若平台检测到刷评行为,评论会被清除。
起初,大众点评推出了名为霸王餐的活动模式,部分资历深厚的意见领袖会担当领队,带领成员参与活动,现在这类意见领袖变成了利益分配环节的关键人物,负责牵线搭桥。
大众点评的条例规定,只要用户常常发表评论,并且附上照片,当积分累积到某个标准,就可以从一级逐步提升,最顶尖的等级是八级。据一些行业内部人士透露,用户的会员级别越高,在大众点评所构建的平台体系里就拥有越大的影响力。
背后的影响:点评正失去参考价值
一旦形成“专业”的作假团伙,长远而言将破坏大众点评固有的环境,降低消费者的感受
值得留意的是,由其他机构负责推广时,商家每条信息的费用通常不低于六十元,最高可达二百六十元,但转交给中间人后,价格就大幅缩水,只有原先的三成,甚至变成六成。而且,中间人透露,部分评价根本不需要顾客亲自到店,这种情况让人怀疑其中可能存在不正当的虚假好评行为。在社交平台上,一些商家反映:"他们的店铺遭遇了诈骗团伙通过电话进行恐吓,要求进行虚假宣传,尽管多次向平台投诉,问题始终得不到处理"。
张雪来自成都,是大众点评的V8会员等级用户,她创建了一个名为“派发任务”的社群,经常在群里发布需要“评价”的任务,目前这个社群成员接近500人,群内还有其他知名用户也会发布相关任务。
XX炸鸡店,消费门槛分三档,三级到五级顾客,人均消费标准是三十元,需撰写评价;六级顾客,人均消费标准也是三十元,需撰写体验分享;七级到八级顾客,人均消费标准为四十元,需撰写体验分享,大V们接到指令后,会公布在群组里,对任务感兴趣的成员会认领工作。执行任务的具体步骤通常包括:先向发布者提供个人大众点评主页的截屏报名,接着前往店铺消费,依照指引完成评价撰写,再截屏告知结果,最终由发布者完成支付。
有了“专业”的作假团伙,长远而言会破坏大众点评固有的环境,降低顾客的满意度。消费者王丽向红星资本局透露:“往昔很信赖大众点评的评论,现在一发现点评里的优质评价、精心修饰的图片就会质疑其真实性”。
针对顾客的负面评价,一位业务主管坦率表示: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处理这些差评,首先需要联系提交负面评价的顾客,通过提供折扣来劝导他们,接着向美团和大众点评平台举报,指责该顾客存在恶意评价行为
平台处罚屡禁不止背后也有商家的无奈
这种专门做虚假交易的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各个平台都设有防作弊系统,一旦被系统识别,相关订单和评分都会作废,商家排名会受影响,严重的可能被隐藏,更严重的会被终止账号使用。陈涛在重庆管理着多家民宿,是爱彼迎、美团、小猪短租等平台的认证商家,但今年他注意到不少同行因虚假交易受到处罚。
对于刷单、刷评价的灰色产业链,大众点评也深受困扰。
在大众点评发起的“清风行动”期间,连续五个月,系统处理了五万个使用虚假好评的账户,同时惩罚了超过一千家进行虚假交易和评论的商家,并且联合相关执法机构摧毁了二十九个从事非法刷单活动的犯罪团伙。
今年上半年,大众点评对南京一家从事虚假数据操作的企业提起了法律诉讼,该企业的负责人贺某经法院审理后,被认定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最终需向大众点评支付五十万元人民币作为赔偿。
危险难以规避,撰稿人同样面临这种情况,张雪表示,他们当中级别较高的,非常担心账号会受到封禁
美团公司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当前针对屡次违规的账号,大众点评会执行持续性的降级、封禁等强硬措施,例如将用户等级从LV8降至1级或0级,禁止发布内容,禁止参与免费试用活动,取消VIP资格等,同时会在平台公开通报处罚信息。到6月1日为止,已有61282名违规用户,因参与商家或第三方组织的免费体验换取好评的行为受到处罚。
根据美团方面的说明,大众点评已经改进了六百多项计算方式来挑选不真实的评价,运用技术手段对制造虚假好评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持续监控和提前发现。不过,平台虽然进行严厉处置,但商家和外部推广机构进行刷单的活动仍然持续不断。
陈涛认为,某些店铺通过虚假交易和伪造评价的方式,对那些恪守规定的商家构成了极大的不公。不过陈涛也承认,当前网络上的商业活动都高度依赖排名,所有商家都渴望通过提升曝光率来改善店铺的排位,否则新开设的店铺根本难以获得关注。
(成都商报)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