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程安排上,欧洲超级联赛的比赛均安排在每周进行。新赛季的启动时间定于每年的8月份。参赛的俱乐部被划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包含10支队伍,它们将进行双循环对决。每个小组的前三名将直接晋级八强,而第四和第五名则需通过附加赛来争夺剩余的两个八强名额。晋级后的队伍将进入淘汰赛阶段,这一阶段的比赛也将采取双回合制。最终的决赛将采取单回合制,并定于5月底在中立场地举行。
除此之外,随着男足超级联赛的拉开序幕,女足欧洲超级联赛的筹备工作也将迅速展开并启动。
弗洛伦蒂诺将出任超级联赛首届主席,而曼联主席格雷泽以及尤文图斯主席阿涅利则分别担任副主席。
阿涅利同时宣布卸任欧洲俱乐部协会以及欧足联执委会主席之职,尤文图斯亦已退出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即通常简称为ECA的机构。
足球,这项运动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40亿的观众群体。作为大型俱乐部,我们肩负着满足这些球迷期望的重任。我们致力于在各个层面推动足球的发展,确保足球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其应有的地位。欧超联赛的首位主席弗洛伦蒂诺,在官方声明中表达了他的宏伟抱负。
声明公布之际,欧超联赛的官方网站已同步启用,涵盖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法语四种语言。该网站不仅展示了十二家俱乐部的宣传海报及联赛的成立声明,还提供了赛事日程的简要概述。
欧超联赛官网截图
官方发布的声明中,欧超联赛明确提出:新冠疫情的蔓延使得欧洲足球的经济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动荡,这一状况催生了新联赛的诞生。长期以来,创始俱乐部不懈努力,旨在提升欧洲足球赛事的整体水平和激烈程度,特别是他们渴望打造一个平台,使得顶尖俱乐部与球员能够更加频繁地展开竞技。
此次疫情凸显了,要实现价值创造并让足球世界的整体结构受益,必须具备长远战略眼光并运用商业策略。创始俱乐部坚信,监管机构所提出的对策并不能彻底解决核心问题,诸如提供高水平的比赛以及为整个足球领域带来更多财富。
于是,自诩卓越的“欧洲超级联赛”一经推出,便在足坛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欧洲超级联赛的消息一经公布,国际足联、欧洲足球协会联盟、英格兰、意大利、西班牙三国足协以及联赛官方均发布了声明,表达出强烈的反对立场。声明中明确指出,任何敢于加入欧超联赛的俱乐部将无法参与欧洲赛事,而其球员也将被禁止代表国家队参赛。
4月20日,北京时间,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公开发表立场,明确表示对欧超联赛的成立持坚决反对态度,并强调不予认可。他指出,欧超联赛实质上是少数人的封闭赛事,其出现无疑将导致现有足球体系的瓦解。
同时,欧洲足球联合会亦已做好发布声明的准备:任何参与欧洲超级联赛的俱乐部都将被开除出联赛,并且将遭遇金额介于500亿至600亿欧元的法律追责,一切后果需由其自行承担。
消息来源透露,欧足联已着手对十二家拟参与欧洲超级联赛的俱乐部进行正式审查,以考虑将其剔除。一旦决定生效,皇家马德里、曼城以及切尔西将立即被排除在本赛季欧冠之外,而阿森纳和曼联也将被逐出欧联杯。
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ECA)紧接着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欧洲超级联赛的坚决抵制,并将该联赛直接视为一个“分裂组织”。
欧洲俱乐部协会作为246家顶尖俱乐部的代言人,将重申对欧洲足球联盟的坚定支持,对于那个被称作分裂的超级联赛,我们持坚决的反对态度。此外,ECA还明确指出,他们将在接下来的数日内与欧足联携手,实施一系列更为坚决的实际行动。
ECA官方声明截图
各类球迷团体以及教练和退役球星们的激烈言论,占据了各国体育新闻的头条位置,使得欧洲超级联赛陷入了一场无法自我控制的舆论风暴。例如:
加里-内维尔表示,若以曼联为首的英超球队意图投身欧洲超级联赛,那么他们理应遭受扣分降级之处罚,并即刻被驱逐出英超赛场。
罗伊-基恩表示,他们期望此计划能够被叫停,其根本原因在于金钱的诱惑和贪婪的驱使。值得庆幸的是,以拜仁为首的众多未加入欧超的顶级俱乐部,也已经纷纷表态,坚决反对这一计划。
甚至,这项宏伟的计划引起了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等欧洲政要的极大关注:他们认为,欧洲超级联赛的构想将对足球运动造成巨大破坏,严重威胁到国内联赛的现行运作模式。在各方考虑采取任何后续行动之前,相关俱乐部必须向他们的忠实球迷作出明确的解释和回应。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推特截图
英超首席执行官马斯特斯,借助明确的联赛规则文件,力图将英超各俱乐部参与欧洲超级联赛的途径彻底封堵。
在现行的英超规定中,俱乐部间有一项共同承诺,即在足球竞赛体系层级中,任何俱乐部不得擅自参与L9规则所界定的比赛范围之外的赛事,除非得到英超董事会的正式批准。
我们强烈建议,所有正在考虑参与或并入这一欧洲超级联赛计划的俱乐部,在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之前,应立即停止相关行动。
马斯特斯所指的英超L9条款
令人注意的是,即便是在欧洲的顶级俱乐部集团中,也并非全体成员意见一致。据法国媒体RMC报道,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以及巴黎圣日耳曼均已公开表态,他们不会加入欧超联赛的构想。
因此,在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的策略与反应的背后,这份关于欧超联赛的声明,究竟触动了谁的既得利益?
02一场二十年的足坛「内卷」
众多反对意见中,亦有一些商业巨头,在新的格局中,悄悄地开始了他们重新选择阵营的行动。
欧超联赛声明公布之际,全球著名的体育网络平台DAZN迅速作出决策,承诺向该联赛提供一份总价值高达35亿欧元的电视转播协议,然而,具体的合作期限尚未有明确公布。
此外,据天空体育报道,参加欧超联赛的各俱乐部都将获得一笔用于“项目启动”的巨额资金。目前,美国摩根大通已承诺,将为这一新兴联赛IP投入大约5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欧超联赛引发的争议背后,实际上涉及到的是美欧两国之间的国家利益冲突。
实际上,在这份声明背后,隐藏着欧洲足球界近二十年来巨头们之间的激烈“内卷”竞争。
自20世纪90年代起,众多欧洲足球俱乐部便开始探讨组建全新欧洲超级联赛的可行性。到了1998年,在意大利媒体巨头Media Partners的推动下,各俱乐部开始对具体的实施计划进行深入探讨。然而,随着欧足联提出增加欧冠参赛队伍规模并废除备受争议的欧洲优胜者杯,这一超级联赛的首次尝试便不幸胎死腹中。欧冠的扩军举措,在当时平衡了众多豪门的商业利益需求。
尽管欧洲超级联赛的构想目前被搁置,然而,各大足球豪门在争夺更多市场份额的行动上,始终未曾有所懈怠。
1998年,14家欧洲顶级俱乐部携手创建了G-14联盟,构筑起了一个团结一致的阵线,并向国际足联以及欧足联提出争取更多发言权的诉求。到了2002年,阿森纳、勒沃库森、里昂以及瓦伦西亚等俱乐部相继加盟,使得G-14联盟的规模扩大至18家,欧洲超级联赛的构想也因此重新被提上议程。
然而,到了2008年,那个维系众多豪门“表面和谐”的G14联盟突然宣布解散,随之应运而生的是汇集了超过百家俱乐部成员的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ECA)。在利益重新划分之后,欧洲超级联赛的构想再次遭遇搁置。
尽管如此,关于欧洲超级联赛的构想,始终未曾从这些顶级俱乐部领导人的心中淡去。
2009年7月,彼时G-14组织的核心成员之一,现任欧洲超级联赛的主席弗洛伦蒂诺-佩雷斯,对欧冠联赛扩军后的情况提出了批评。他指出,我们必须达成共识,创建一个全新的欧洲超级联赛,确保顶级球队能够相互对抗——这种情形在欧冠联赛中是难以实现的。
此外,他强调,若欧足联未能采取更多措施确保这些顶级球队间的竞争,他将领导推动一个以欧洲传统强队为核心的新联盟成立。按照规划,这些顶级球队在参与新联赛的同时,仍将保留在各自国家联赛中的地位。正是这样的安排,形成了现今所谓的“欧洲超级联赛”的初步形态。
多年来,每逢休赛期,关于“欧洲超级联赛”的讨论总是沸沸扬扬。特别是在2016年,欧足联曾在会议上对设立“封闭式联赛”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依据当时的构想,该封闭赛事拟纳入16家欧洲顶级俱乐部,这些队伍被划分成两组,每组各含8支队伍。在采用循环赛制的情况下,每组将进行56场对决,最终成绩位列前四的球队将赢得晋级四分之一决赛的资格。这一颇具冒险性的提议,不出所料,最终遭到了欧洲足球联合会的拒绝。
更为复杂的是,2019年,即便是国际足联也卷入了这场关于新赛制利益分配的纷争之中。
在当年的10月份,国际足球联合会宣布了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世俱杯的竞赛形式将经历一次显著的变革,由原先每年举行、仅有7支队伍参与的杯赛,转变为每四年举办一次、由来自各个洲际的冠军球队共同参与的超级赛事。
据相关报道,经过扩军和改革,世俱杯赛事的吸引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冠军奖金更是高达令人咋舌的1.2亿美元,这一数额是当前欧冠冠军奖金的两倍之多。此外,其他参赛球队也能至少获得2000万美元的参赛奖金。
如此庞大的奖金数额,无疑将激发众多球队派出主力阵容全力以赴。国际足联对于世俱杯的全面改革,其意图显然是直指欧足联的最高级别赛事——欧冠联赛。因此,在世俱杯改革方案一经公布,无论是欧足联还是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ECA),均纷纷公开发声,对因凡蒂诺的改革计划提出了批评。
然而,事情已经无法改变,这一赛事在设计思路上与“欧洲超级联赛”极为相似,国际足联突然介入,决心已定,势在必行。
按照既定方案,该比赛原定于2021年拉开帷幕——然而,2020年疫情的爆发,出乎意料地扰乱了所有人的计划。正因如此,在经过多年时断时续的讨论后,众多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最终决定在此刻正式宣布欧超联赛的成立。目前,欧超联赛的筹备工作在实质性推进,这一进程恰逢欧洲俱乐部因疫情遭受严重经济打击的背景下展开。
在2009年,当时担任阿森纳队主教练的温格曾作出预测,指出由于存在收入方面的潜在压力,预计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欧洲超级联赛”有望成为现实。
如今,「教授」的预言,似乎一语成谶了。
03 世界足坛,雷雨将至?
欧超联赛成立的消息一经官方公布,舆论普遍倾向于支持那十二家顶级俱乐部以及欧超联赛,形成了鲜明的对立态势。
曼联、巴萨官方发布公告,正式加入欧洲超级联赛
长期以来,他们意图脱离欧洲足球联盟,自立山头,此行为确实带有叛逆的意味,有悖于忠诚之道。然而,深入分析,他们策划的欧洲超级联赛,究竟会引发怎样的不良后果呢?
·治理体系的崩塌
现代体育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与各个运动项目所构建的分级分类的治理架构、管理主体密切相关。这些协会和联合会通过持续优化其治理策略和管理措施,确保了运动项目在商业价值、社会贡献、普及程度等各个方面都能有序推进。
自1955年欧罗巴联赛的创立至1992年其更名为欧冠联赛,欧洲足球协会联盟为旗下所有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打造了一项兼具庞大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的赛事。在这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众多欧洲俱乐部亦因参与欧战而赢得了荣誉、提升了影响力并收获了丰厚的商业利益。
然而,欧足联所采用的这种管理体系,在多家顶级俱乐部联合起来进行反抗的情况下,同样遭遇了极大的考验。
欧足联作为一家非盈利组织,其关注的焦点不仅限于少数顶级俱乐部的利益与需求,更需兼顾众多普通俱乐部的生存与成长。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豪门俱乐部通过参加欧冠和欧联赛事,为欧足联整体带来了收益。作为足球治理机构,欧足联理应将其中一部分收益用于推动非豪门足球领域的进步,然而,这样的做法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传统强队的利益。
因此,若未来欧超联赛得以成功举办,那么这无疑预示着欧洲足球现行顶级治理结构的崩溃。一次团结联盟的胜利,将导致规则被任意践踏,任何人都有可能另起炉灶,足球环境可能会陷入一片混乱。一旦欧超联赛的大门开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欧足联将面临不止一个与之抗衡的民间治理组织。
与此同时,诸如英超的六大俱乐部联手结盟之举,实则损害了该国逐步构建而成的、成熟且稳定的足球管理体系。前英格兰球星丹尼·墨菲(Danny Murphy)在两天前的BBC当日比赛2(MOTD 2)节目中,对此发表了看法:
英格兰历经百余年,构筑起涵盖四级职业联赛的足球体系。这一足球产业与事业因此蓬勃发展,然而,如此足球生态却在转瞬之间被六家俱乐部彻底破坏。
· 消失的阶 级上升通道
众多个体在社会舞台上奋力前行,追求的是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与跨越。这一现象在欧足坛亦不鲜见。众多非顶级俱乐部在取得出色成绩后,得以享受到丰厚的商业利益,媒体的广泛关注,以及参与欧洲赛事的资格,从而跻身新锐强队之列,或是重返历史悠久的豪门俱乐部行列。英超的莱斯特城、西汉姆,以及德甲的莱比锡RB,便是这些阶层中的典型代表。
设想一下,若在本赛季,莱斯特城与西汉姆拼尽全力保住了英超四强的欧战资格,得以跻身欧冠,然而却发现排名第七的阿森纳却直接获得了参与更具价值、商业回报更丰厚的欧超联赛的资格。这样的情形,对于整个欧洲职业足球体系来说,无疑构成了一个沉重的打击。
足球运动之所以得以持续进步,与它服务于民众、肩负起社会责任的特性紧密相连。在19世纪末,现代足球运动的崛起,源于工人阶级以及新兴资产阶级对提升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他们因此创建了职业足球俱乐部,旨在与上层资产阶级的业余精英球会进行抗衡。
然而,欧超联赛的设立,表面上谈论的是某种理念,实则心中所思却是商业利益。众多顶级豪门俱乐部变成了资本和少数利益相关者的赚钱工具。由于财富分配的不公,足球俱乐部再次被划分为三六九等,并陷入了新一轮的阶级斗争之中。
· 陷入尴尬境地的欧冠
回到当前的问题,欧超联赛的诞生,将迅速给欧足联与欧冠带来显著的影响。一旦欧冠失去了12至15支顶级球队,那么赞助商、转播商以及球迷,都难以仅凭欧冠的标志和品牌形象,继续为其支付费用。
欧冠联赛的商业收益对欧足联的运营至关重要。依据2018/19年度的欧足联财务报告,当年欧足联的总收入达到了38.6亿欧元,其中高达83.4%(即32.2亿欧元)的收入来源于欧冠和欧联赛事。
2018/19赛季欧足联的收入来源(根据业务类型分类)
2018/19赛季欧足联的收入来源(根据赛事属性分类)
此外,在欧足联的财务构成中,赛事版权的销售额占比高达85.8%。一旦欧超联赛成立,最受冲击的将是欧足联的版权收入。即便不考虑下一个版权周期中欧冠在全球市场的销售价格可能下跌的问题,仅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若失去12支顶级球队,欧足联在当前的版权周期内,也可能不得不与版权合作伙伴进行降价谈判。
因此,对于欧超联赛的诞生,欧足联以及各国足协采取了严厉措施,明确规定凡参与欧超联赛的球队,将不得再参加欧足联及其下属各国地区足球协会和联盟举办的任何比赛。
· 球员与教练,最无辜的牺牲品
教练与球员群体亦深受其害。在欧超风波之中,他们身处球迷、俱乐部所有者及管理层之间的矛盾漩涡。若国际足联与欧足联果真决定禁止欧超俱乐部球员参与欧洲杯、世界杯乃至国内联赛,这些球员与教练在职业生涯中恐怕将留下不少遗憾。他们选择了站在球迷的对立面,因此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他们所遭遇的将是持续的嘘声与恶言相向。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职业运动员需要赚取收入以维持家庭生计,而只有那些财力雄厚的俱乐部才有能力支付顶级球员和教练的高额薪酬。在这种职业氛围中,想要轻松赚取财富,实属不易。
与此同时,诸如索尔斯克亚、西蒙尼等教练,早已融入了俱乐部的文化传承之中,成为球迷们最为信赖与拥护的象征。然而,当他们面临舆论的风波时,又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立场?面对球迷与记者的追问,他们又将如何作答?显然,他们似乎找不到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不过,或许解决欧洲超级联赛与欧洲足联之间僵局的关键,就藏于球员与教练之中。若欧洲超级联赛的俱乐部能够摆脱现有治理体系,独立成派,那么球员与教练同样可以发起反抗,拒绝参加欧洲超级联赛的比赛,并组建工会或联合会等组织,以对抗俱乐部的管理层决策。然而,从法律层面来看,这样的行动风险极高。然而,处理这一争议所占用的时间长度,对于迫切希望实现资金回笼的欧洲超级联赛俱乐部来说,是难以容忍的。
因此,最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各方相互制约与威慑,进而达成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04 足球商业 利益永恒
面对如此严峻的后果以及处理那一连串错综复杂的难题,欧超为何仍旧执意踏上了这条无回头之路呢?
追求诱人的利益而独立创建自己的平台,在欧洲足球的演进过程中并非罕见之举。除了上文所提及的G-14组织,30年前备受争议而诞生的英超联赛,其情形与现今的欧洲超级联赛的革命性质颇为相似。
在那时,曼联、利物浦、阿森纳等知名俱乐部,鉴于对现有顶级联赛的商业运作、转播安排及收益分配方式的不满,决定脱离英格兰足球协会的管理体系,联合包括传媒巨头默多克在内的多方利益方,共同创立了英超联赛。这一举措当时同样遭到了英格兰足球协会(The FA)以及英格兰足球联赛(EFL)的抵制和相应的处罚。
尽管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英超联赛毅然决然地克服了众多反对声音,成功组建并最终成长为商业化运作最为卓越的足球赛事。这并非因为对立的各方完全消除了所有的激烈分歧,而是双方在各自的利益诉求中寻得了一个平衡点——那就是依托英超联盟的承诺,将次级联赛(英冠)纳入体系,实施升降级机制,提升对低级别联赛的资金分配,以及支持足球事业的发展等条件。
在历史演进的轨迹中,我们常常目睹令人瞩目的相似之处,这一现象在足球领域亦然。尽管目前欧洲超级联赛、欧足联以及国际足联对某些问题态度坚决,言辞强硬,然而,为了长远利益和发展的需要,双方在原则上并无不可置于谈判桌上的议题。
欧超联赛及十二支顶级俱乐部,将从中获得更为丰厚的商业利益。据天空体育消息,该联赛在启动阶段的首次商业开发周期内,预计收入将突破100亿欧元大关。其中,版权销售预计将贡献40亿欧元,而参赛的十二支球队将分享大部分收益。经过初步估算,欧洲超级联赛的球队在一个赛季中至少能够确保获得八千万欧元的最低收入保障。
欧冠联赛一整个赛季的可用资金总计达到20亿欧元,而夺得欧冠冠军的球队所获得的奖金总额则高达约8200万欧元。
作为一家豪门俱乐部的管理者,面对新赛事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很难不心生向往。这种通过联合合作获得的好处,豪门球队在ICC国际冠军杯成立之初就已经领略过了。
当然,欧超联赛的创立并不仅仅是因为豪门俱乐部的商业欲望。实际上,欧足联对欧冠赛事进行的改革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也侵犯了众多豪门俱乐部的权益。这导致豪门球队必须参加更多的欧冠比赛,然而,与之对应的欧冠收益分配并没有显著增加。
与其投身于欧足联的麾下,不如独立门户,自创品牌。在现今的职业足球领域,众多豪门俱乐部纷纷走向资本化,甚至有的迈向证券化之路。如何使俱乐部这一资产实现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带来切实的收益,已成为俱乐部运营的核心目标。正因如此,在新的利益驱动下,欧超联赛应运而生。
总的来说,对于一位既热爱足球又保持冷静的球迷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对这次欧超“革命”进行批评、指责或是辱骂。在体育领域之外,那些逐利、贪婪、粗暴的商业决策已经屡见不鲜。足球产业发展到今天,这些必然的竞争和变革都是不可避免的。
终究,一个不容忽视的真相在于,与规则、道德和责任相比,共同的利益更能促使人类紧密团结。世间纷繁,众人皆因利益而汇聚,世间喧嚣,众人亦因利益而奔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