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韩免签后,北京旅行社不到一天接几十个韩国客户来电

admin 24 0

优惠价:¥

原价:¥

11月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宣布,从2024年11月8日开始,斯洛伐克及欧洲其他7个国家,以及韩国,将实施为期15天的入境免签措施。

自1日晚间起,身处北京的韩国入境游从业者朴青吉,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截至2日中午,他已接到数十通来自韩国客户的咨询来电。“这消息来得太突然,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朴青吉向北京日报客户端的记者表示,“这对韩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无疑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韩两国在经济贸易及人员交流方面关系紧密。我国是韩国的首要贸易伙伴,而韩国则位居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韩国是我国第二大外资输入国,我国则是韩国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截至2023年,两国间的贸易总额已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在疫情爆发之前,两国间的年度人员流动量高达1000万人次,其中来华的韩国人次数超过400万。此外,两国互为对方的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今年伊始,有关“韩国游客来华人数较去年同期激增高达908%”的报道迅速登上热门话题榜,其中,张家界成为韩国游客最青睐的中国旅游胜地之一。

朴青吉指出,韩国游客申请来华旅游签证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旅行社在中国境内办理并邮寄至韩国,此类签证需提前大约十日着手办理;二是直接在韩国境内办理。韩国设有首尔与釜山两个中国签证中心,对于非首尔和釜山地区的韩国民众,他们需特地前往这两地办理,再加上准备相关材料,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韩国从事签证代理业务的金先生向北京日报客户端的记者透露,今年韩国民众对来华签证的需求不断上升。目前,他们每月平均处理的团队签证数量约为3000份,个人签证约为1000份。随着中国对韩国实行免签政策,他们不得不调整策略,正在积极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今年起,中韩两国关系显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在五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于首尔召开了会议,自四年前以来首次聚首。在联合声明中,三国领导人承诺恢复并加强人文领域的交流,致力于推动文化、旅游及教育领域的互动,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三国间人员往来的数量达到四千万。在疫情爆发之前,这一数据的高峰值大约在三千万人左右。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赵懿黑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韩两国相邻,双边贸易和人员交流密切,因此对韩国实行免签政策十分必要,这将极大地便利韩国游客和商务人士来华。她进一步分析,我国对欧洲及东南亚国家实施的单方面免签措施自去年开始,而此次对韩国的免签政策出台,或许与之前中韩关系的不和谐状态有关。

张家界之外,韩国游客在华旅游的热门选择还包括了北京、上海等地,还有吉林的长白山、安徽的黄山、广西的桂林以及四川的九寨沟等自然风光景区。朴青吉指出,随着对韩国免签政策的实施,预计韩国游客来华的数量将显著提升,并且他们的旅游目的地也将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现阶段,韩国游客来中国进行入境游主要以团队形式为主,而那些韩国的独立旅游博主所挑选的目的地也相对集中。取消签证限制降低了进入国境的难度,使得韩国年轻人出游中国变得更加简易,他们尤其是年轻游客,可以趁着周末前往我国邻近的城市游玩,从而有机会探索更多中国内地的旅游胜地。根据朴青吉公司的实际经验,我们发现韩国游客对于西藏、新疆等地,以及我国内地和西部地区的旅游目的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中国主动传递了一个正面信息。增多的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感。黄载皓教授,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根据他个人的经历指出,来华签证的申请流程较为复杂。中国首次对韩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这标志着韩中两国政府近期在改善双边关系方面所做努力的成果。

赵懿黑指出,中韩两国在民间舆论中对彼此国家的看法普遍较为消极,疫情的爆发导致国际交流受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负面情绪。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两国年轻一代对彼此国家的印象变得更加负面。然而,免签政策对于促进中韩民间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以及加深青年间的相互了解,无疑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