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及篮球专业赛事,人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水准最高的NBA,也就是美国的职业篮球联赛。
在互联网直播技术尚未普及的那个时期,人们打开电视机后,屏幕上播放的内容要么是NBA赛事,要么就是CBA比赛,仿佛除此之外,其他的选择几乎不存在。
岁月流转,全球各地的篮球职业组织逐渐兴盛,举办的各项赛事精彩纷呈。
中国男篮在亚洲的长期对手韩国的篮球职业联赛中,表现如何呢?
篮球的内涵丰富多彩,只关注NBA的视野难免感到厌倦,何不调整心态,去品味其他地区篮球的特色风情?
这一期我们就聊一聊与我们最近的韩国篮球联赛。
韩国男子篮球职业联盟的英文缩写是KBL。
这是韩国当下最顶尖的篮球职业赛事,首届比赛于1997年拉开帷幕,韩国国土面积狭小,城市数量有限,因此联赛仅由10支队伍组成,这个规模仅相当于我们CBA的一半。
每支队伍总共进行54场对决,其中主场和客场各有27场,和咱们CBA联赛相似,每队可以同时派出两名外籍球员参赛。
韩国将篮球视为继足球和棒球之后的第三大运动项目,随着河升镇加盟NBA,该国篮球的热度得到显著提升,他被称作韩国版的篮球巨星。
他容貌和球艺方面确实被咱们姚明彻底击败了,在海外赛场也遭到姚明严厉处置,十分不堪,这都不必细说。
KBL的联赛呈现方式借鉴了海外的NBA,在镜头运用上,比CBA显得更为灵活多变,初次观摩KBL的竞技赛事,从场地中央底线向球员中圈行进,颇具影视作品的拍摄效果,摄像角度确实颇具巧思,这一点,CBA需要认真借鉴,不宜过于拘泥于常规模式。
KBL赛事期间,观众都很熟悉这类安排,比赛间隙会安排很多趣味环节,用来和球迷们进行交流。
KBL的主场位于首尔,那里是最大的球馆,总共可以容纳13000名观众,并且是韩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场地。
这个球馆在2005年的中韩明星对抗赛里声名鹊起,那时候CBA的大型场馆并不常见,赛场布置显得较为简陋,横幅广告和座椅安排都显得有些随意。
KBL这座场馆的营造风格十分贴近那个时期NBA赛场的规范,场内照明营造的情境也颇具NBA赛场特色,令当时赴韩考察的CBA管理层人员深感震惊,如此级别的设施配置,在彼时国内赛场是难以设想的,中央的大型漏斗显示屏和周遭的LED环状屏幕更是无法奢望的。
然而我们无需过分感伤,毕竟时至今日,国内众多CBA俱乐部已开始采用NBA规格的场馆设施。
比如北京主场的五棵松体育场,广东主场的东风日产中心场馆。另外,佛山、南京、深圳、青岛这些地方的比赛场地也在进行改造,山东和山西的老场馆同样在升级,添置了漏斗屏,并且安装了看台环绕屏幕。
KBL目前停滞不前,没有建造新的大型场馆,当前最顶级的还是过去的汉城蚕室体育馆,原有的球馆仅在细节方面进行了修缮,添置了照明广告装置,并融入了队伍的特色设计。
奇葩的规定:
KBL曾经发布过一些不专业的条例,对外援的身高进行限制,规定大外援的身高上限为两米,小外援的身高上限为一米八六。这种做法与菲律宾的PBA如出一辙,表面上是出于保护本土选手的考虑,但实际上是一种不专业的行为,阻碍了许多高水平的外援,并且遭到了本国球迷的批评。
KBL 10支球队俱乐部:
蔚山现代太阳神与首尔三星闪电进行激烈对决,安阳KGC球队展现出强大实力,首尔SK骑士以精湛技艺赢得比赛,昌原LG猎鹰凭借出色表现获得胜利,高阳猎户座在比赛中发挥出色,仁川电子乐园队伍表现稳定,全州KCC宙斯队伍实力强劲,釜山KT音速弹以高速进攻著称,原州东部新世代队伍充满活力。
模仿NBA
KBL的追随者数量同样十分可观,该联赛与CBA一样都处于发展初期,KBL同许多国家的联赛相似,都在借鉴NBA的打法,从效仿逐步转变为吸收,其发展轨迹与CBA基本一致。
赛制
这项赛事同样包含常规赛和季后赛环节,全明星赛也采用了类似模式,而扣篮大赛的竞技水平只能算是业余水准。
赛季从十月启动,持续到次年三月才告一段落,而最终决战则安排在四月尾至五月头进行。
KBL的参赛队伍数量不多,但比赛安排得十分密集,每个队伍通常在一周内要参加三到四场对决,整个常规赛总共要进行二百七十多场较量。
外来球员安排是每场比赛四节,每节最多六人次,第二和第三节只能派一名外援上场,第一节和第四节则可以派上两名外援,这种规则与CBA的规则存在显著差异。
全明星赛的搞笑瞬间
这水平还不如CUBA呢
选秀
KBL的体量虽不大,也设有选拔环节,常规赛结束后,会有七天休整期,此期间进行选拔
KBL的十支球队都没有自己培养的青年梯队,补充的新球员大多来自大学,想要加入KBL,必须完成大学和高中阶段的学业,由此可见,KBL对球员的学历还是有明确要求的。
收入
进入KBL联赛,就代表你进入了高收入群体,KBL共有120名运动员,每人每年的平均薪水是1亿韩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一百万元。
如果是球星,像金周成的年薪就有5亿韩元。
教练的平均年薪也有2到3亿韩元。
裁判的收入也不菲,7000到8000万韩元的收入。
追求高薪,裁判与运动员相似,其报酬需依据比赛成果确定,裁判表现越出色,获取的报酬就越多,赛季终结时,管理机构会对裁判的表现进行评估,该评价将决定裁判的薪酬水平。
票价
KBL的入场券价格较为亲民,基础票价为80元人民币,最高票价也仅售400元人民币,而国内部分友谊赛,前排座位价格常在1400元到600元人民币之间波动。
这也是造成国内赛场观众稀少的一个因素,票价设置不合理,许多充满激情的球迷会由于票价昂贵而选择不去现场,转而在家中通过屏幕表达支持,敲击键盘发送评论来代替到场助威。
观看KBL比赛的人,远超围观的人群数量,在比赛进行时,他们非常清楚如何呐喊助威,让场馆气氛达到顶点,这就是众多球迷一直提及的那种热烈场面。
赛事包装
KBL的场地容纳能力普遍为五千名观众,这个情况跟CBA相似,最小的体育馆也能容纳四千五百人,观众席的利用率通常能达到六千个,这个利用率相当不错。
直播画面显示,现场人头攒动,观众席紧贴球场,球员座席又紧邻观众席,场内座椅安排得十分密集,几乎没有多余空间,这种严整的布局,营造出极佳的现场氛围。
现场助威声浪十分热烈,地面反光效果极好,清晰映出身影,场地中心标记为球队徽记。
球场周边也布置着各式各样的宣传品,但这些宣传品的视觉呈现并不突出,没有过分干扰赛场主体,其色彩搭配与场地环境高度统一,这样做能够有效避免地面显得杂乱无章。
会让人误以为置身于观看NBA比赛的现场,即便是在规模较小的球馆,也会布置诸多LED显示屏,以此活跃原本乏味的比赛过程。
总结:
这些方面值得我国篮球联赛借鉴,我们的巨型篮球场馆在设施上明显优于韩国联赛,因为国内几个大型球场完全具备NBA赛事的硬件条件。
然而在具体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座位之间的距离过于宽阔,空间显得过于空旷,横幅与广告的构思也过于贴近生活了。
看台与边线的空间距离使我们既着迷又烦恼,空旷的中场缺乏旗帜便失去了主场的精髓。
那永远不去保养的地板,失去了光泽,颜色始终单调,宣传手法很勉强,拍摄角度有限,镜头运用太呆板,照明光线不聚焦,这些全都是专业水准不足的证明。
这种联赛包装与我们亚洲第一联赛的评价十分不相符。
KBL实力虽然不及CBA,在联赛包装上,还是玩得很老辣的。
KBL的比赛场地规模不及CBA,球员的整体水平与薪酬待遇也逊于CBA,而且在设施设备方面,KBL的配置也远不如CBA先进。
KBL很擅长在细微之处做文章,一个仅能容纳5000人的小型场馆,他们竭力发挥其全部效能,所有可利用的地方都安置了观众席和装饰,使得这个5000人规模的场地,给人带来如同能容纳更多观众的印象。
终究形象宣传还是韩国人更为擅长,希望我们CBA能迅速在联赛宣传上提升,毕竟硬件条件并不逊色于他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